-
朱象三,中國近現代農業昆蟲學家,農學家。在中國最早進行小麥吸漿蟲品種抗蟲性研究、豌豆象物理防治、小麥
-
拔劍泉(1888—1964),廣東省高州縣人。著名的農業科學家、教育家、水稻專家,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主要奠基人
-
陳書略,男,漢族,1928年3月生,廣東潮安縣人,高級講師。一九六二年于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畢業,一九八三年
-
董偉,曾用名董占魁、董梅君,山東省冠縣(原堂邑縣)人。1923年8月21日出生。1946年畢業于西北農學院畜牧獸
-
黃崇燾,號雙井茶人,男,江西修水人。1923年出生,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。大專學歷,高級工程師。1990年離
-
鄭殿峰,男,漢族,1969年10月生,黑龍江龍江人,中共黨員,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,農學博士;黑龍江
-
氾勝之(生卒年不詳),大約生活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末期。汜水(今山東曹縣北)人,著名古代農學家。他所
-
張天才,男,1958年4月出生,運城市鹽湖區人,中共黨員,大專文化程度,1980年參加工作.
-
鄒樹文(1884-1980),字應憲,江蘇省吳縣人。生于1884年9月22日,卒于1980年9月17日,享年96歲。昆蟲學家
-
張述寬,男,現任廣西玉米研究所副所長、研究員。
-
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副研究員張立平博士工作經歷是1991.71999.8,在山西農科院高寒作物研究所,從事馬鈴薯病毒
-
余遙,農學家,小麥栽培專家,長期從事小麥栽培研究和科技管理,是中國作物栽培界德高望重小麥專家,是四川
-
袁隆平,1930年9月7日出生,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,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,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
-
許啟鳳教授江蘇宜興人,男、漢族,1952年畢業于南京金陵大學農藝系。
-
羅登義(1906-2000),貴州省貴陽市人。全國著名農業生物化學家,教育家。
-
李立志(1960-),男,廣西扶綏縣人,廣西農科院蔬菜研究中心副主任,副研究員。
-
云南省農業科學院首席科學家。1994年,蔣志農被評為“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”;1995年被評為“全國先進工
-
胡秉安,男,1963年12月出生,1986年7月參加工作,畢業于甘肅農業大學,本科學歷,現任酒泉市農科所副所長,
-
方鋒學(1961-),男,漢族,廣西平南縣人,F任中國農科院甘蔗研究中心副主任、廣西甘蔗研究所所長,廣西
-
1900年生于今重慶市墊江縣,1920年代初,赴美留學,獲康奈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,1925年回國。著有《農
-
陳仁天,男,壯族,中國共產黨員,籍貫廣西鳳山縣,F任廣西農業科學院科研基地管理辦公室主任。
-
陳彩虹(1965),女,漢族,湖北京山人,F任廣西農業科學院副院長。
-
鐘毅,字天任,廣西扶綏長沙村人,壯族?谷諔馉幹麗蹏鴮㈩I。他的一生像戰爭中的每一位軍人,無時無刻不
-
張鶴宇,家畜解剖學家,教育家。創建并主持北京農業大學家畜解剖學教研室。治學嚴謹,倡導形態與機能相聯系
-
殷良弼(1894—1982),林學家、林業教育家。中國近代林業開拓者之一。在教學思想上不受傳統束縛,
-
許振英,是中國著名畜牧學家、動物營養學家、農業教育家,畢生從事畜牧學、動物營養和飼料科學的教學和科研
-
吳仲賢,動物數量遺傳學家,教育家。中國動物數量遺傳學科奠基人之一。他運用數學和統計學的原理,把評定畜
-
汪菊淵,花卉園藝學家、園林學家。中國園林(造園)專業的創始人。長期擔任北京市農林局、園林局領導工作,
-
王洪章,飛機設計師,中國水上飛機研究和發展的主要奠基人。主持設計研制成功中國第一種大型水上飛機——水
-
盛成 (1899~1996)江蘇儀征人。民國元年參加國民黨,1920年在法國參加法國共產黨,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。
-
彭家元(1897—1966),土壤肥料學家,中國現代土壤肥料科學的先驅。畢生從事農科大學的教育和土壤肥料科學
-
毛達如,植物營養與施肥科學家,農業教育家。長期致力于土壤、植物營養與施肥的科研和教學工作。在推薦施肥
-
羅振玉(1866~1940), 中國近代金石學家,語言文字學家、甲骨文學家、文物收藏家。甲骨四堂(即羅振玉、
-
李翰如,農業工程學家、教育家。中國農業工程學科的先驅者之一。畢生獻身于農業機械化科學技術事業的推進,
-
范濟洲,森林經理學家、林業教育家。長期從事森林經理學科的完善和發展。他所設計的森林調查工具(綜合型森
-
趙連芳,農學家、細胞遺傳學家,畢生從事農業教育、科學研究和農業行政管理工作,是中國現代農業科學先驅者
-
祖德明(1905—1984),中國早期從事植物遠緣雜交育種的科學家。作物遺傳育種學家。祖德明在抗日戰爭期間為
-
左天覺,農學家,煙草專家,植物生理學家。1917年7月25日出生在湖北省云夢縣隔蒲潭的左家莊。1941年獲南京金
-
周拾祿(1897—1979),稻作學家。他開創水稻地方品種鑒定,為中國水稻品種改良打下了基礎;30年代曾大力促
-
楊勝東,湖北房縣人。歷任沈陽市渾河農場農藝師、沈陽市蘇家屯區政協副主席。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。從事秈
-
楊顯東,棉花和農學家、農業行政管理專家、社會活動家。新中國成立前,對于改進中國棉花生產、發展農村合作
-
楊屾:字雙山。陜西興平人。清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生;乾隆五十年(1785年)(一說乾隆五十九年)卒。清朝鼎盛
-
楊雙山(1687——1758),男,漢族,出生于咸陽興平,清代農學家,一生致力于農事實驗,他對教育,實業也情
-
葉謙吉,江蘇無錫人。中國民主同盟盟員。1933年金陵大學農學院畢業,1938年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生院農業經濟
-
許行(約前390215年間),楚人,與孟子同時,是戰國時期農家的代表人物。依托遠古神農氏“教民而耕”之言,主
-
俞啟葆(1910~1975)字遂初。江蘇昆山人。1922年離家去上海,入中華職業學校商科,1925年畢業后,在上海三友
-
徐天錫(1907—1971),農業教育家和作物栽培學家。1907年10月8日出生于上海市一個較富裕的家庭里。1959年
-
肖步陽,小麥生態育種專家。他首先在小麥上提出運用生態學觀點選育品種的一套做法,先后育成了適合黑龍江省
-
湯文通,農學家和農業教育家。早年在江蘇、福建、浙江,后在臺灣,從事高等農業教育和科學研究60余年,著作
-
沈宗瀚(1895—1980),字海槎,號克難居士,浙江省余姚沈灣(今屬肖東鄉)人。農學家、作物遺傳育種學家、
-
沈學年(1906—2002),浙江余姚人,中國著名農學家,農業教育家,中國耕作學創始人之一。他是最早來國立西
-
宋達泉(1912—1988),浙江省紹興人,1912年10月20日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。中共黨員。1934年畢業于浙江大學
-
孫渠,耕作學家,中國耕作學科主要奠基人。他汲取國外土壤肥力和耕作理論,結合中國實際,率先提出用地養地
-
錢天鶴(1893年~1972年),字安濤,余杭人。1913年入美國康奈爾大學農學院就讀,獲農學碩士學位。1919年回國
-
喬魁多,高粱專家。育成以熊岳253為代表的多個高產高粱品種和雜交種在生產上推廣;主持撰寫《中國高粱栽培學
-
魯明善,元代杰出的畏兀兒農學家。名鐵柱。高昌(今新疆吐魯番東約二十余里的哈拉和卓堡)人。生卒年不詳,生
-
陸龜蒙(?~881年),字魯望,蘇州吳縣(今屬江蘇)人,所處時代是唐代。自號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又號天隨
-
黃耀祥,著名的水稻育種家。他首先開創水稻矮化育種,先后育成“廣場矮”、“珍珠矮”、“桂朝2號”、“特青
-
胡竟良(1897-1971),棉花科學家,中國棉產改進事業開拓者。早期倡用勸導與合作方式推動植棉事業;著有《
-
過探先(1886—1929),農學家、農業教育家。他在20年代創辦東南大學農科和金陵大學農林科,造就了一批中國
-
丁振麟(1911—1979),農業教育家和農學家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1952年院系調整時,浙江大學農學院獨立
-
蔡有華,中共黨員,研究生學歷,農技推廣研究員職 稱。
-
關君蔚,滿族,奉天(今遼寧)沈陽人。水土保持學家。1941年畢業于日本東京高等農林學校。曾任北京大學
-
鮑文奎(1916.5.8—1995.9)寧波市人。作物遺傳育種學家。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34年畢業于中央大
-
李景均(Ching Chun Li,CC Li)(1912年10月27日— 2003年10月20日), 遺傳學家、生物統計學家!叭祟愡z
-
朱象三(1922年——),男,中國近現代農業昆蟲學家,農學家。1947年畢業于西北農學院植物病蟲害系。在中國
-
朱之悌,中國工程院院士,1929年出生于湖南長沙,現任北京林業大學教授,毛白楊研究所所長。中國著名林木育
-
周家熾(1911年 ),江蘇蘇州人。中國近現代植物病毒學家。1932年畢業于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植物病理專業。
-
楊昌業(1907──1998),曾用名楊勤初,江蘇省無錫市人。生于1907年6月17日,卒于1998年6月7日,享年91歲。
-
林傳光(1910年1980年),福建省閩侯縣人,1933年畢業于金陵大學。中國近現代植物病理學家、植物真菌和病毒
-
李光博(1922年1996年),河北省武清縣人,中國近現代農業昆蟲學家,中國昆蟲遷飛研究創始人之一。1947年畢
-
蔣丙然,天文學家,氣象學家,中國現代氣象事業奠基人,中國氣象學會創建人之一。主持建造我國第一座圓頂天
-
鐘俊麟(1906—1992),果樹學家、柑桔專家。1937年在四川江津組織柑桔調查,與章文才等首次在鵝蛋柑中選出
-
鄭辟疆(1880—1969),蠶絲教育家和革命家。在教育上,他提倡知行合一,學以致用。他長期從事蠶絲科學技術
-
朱蓮青(1907—1991),著名土壤學家。在土壤地理、土壤發生分類、水稻土的形成和特性、荒地勘測、農場規劃
-
朱惠方(1902—1978),木材學家、林業教育家,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、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,代表作品有《
-
張松蔭(1900-1992),男,浙江人,畜牧學家,農業教育家。對中國中衛羔皮山羊品種的發掘和“群選法”的運
-
張乃鳳(1904—2007),著名土壤肥料學家。致力于化學肥料試驗研究工作60余年,組織我國歷史上首次地力測定
-
周明牂(1907—2005),農業昆蟲學家,農業教育家 曾用名周升地、周盛繼,江蘇省海安縣人,生于1907年9月9日,
-
周可涌,甘蔗專家和農業教育家。他畢生致力于農作物研究和高等農業教育事業,為國家培養了大批農業技術人才
-
虞振鏞(1890—1962),畜牧獸醫學家,農業教育家。他是我國現代農業教育事業的先驅之一,獸疫防治系統的奠
-
楊允奎(1902—1970),農業教育家和農作物遺傳育種學家,利用細胞質雄性不育系配制玉米雜交種的開拓者。他
-
姚歸耕(1906—1992),土壤肥料學家。長期致力于中國肥料試驗和教學工作。參與并完成中國歷史上首次地力測
-
姚傳法,著名林學家。他在國民政府任職期間,提倡兵工造林,曾參加《森林法》草案的擬訂工作和主持《土地法
-
謝申(1898—1990),土壤學家。長期從事土壤學研究和教育工作。曾參加土壤調查工作,足跡遍布廣東、云南的
-
魏景超(1908—1976),植物病理學家,農業教育家。早期致力于真菌分類和水稻與果蔬病害的研究,以后側重于
-
王沚川(1889—1952),中國獸醫學家、教育家,中國獸醫生物藥品制造業奠基人之一,創建青島血清制造所,創
-
王云森(1896—2002),農業教育家,中國土壤科學史研究的開拓者。致力于土壤學教學和科研近70年。早年編著
-
汪振儒汪振儒(19082008),樹木生理學家、林業教育家,我國樹木生理學的奠基者。他一直從事高等院校的教學與
-
汪厥明,農學家、作物育種和生物統計學家。海峽兩岸學者公認的我國生物統計學的主要創始人。他最早開設生物
-
沈梓培,土壤學家,歷任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、中國農業科學院江蘇分院土壤肥料系副主任、主任、研究員;江蘇
-
孫本忠(1897—1968),蠶學家,中國現代家蠶育種的奠基人之一。30年代末他培育出中國第一個黃皮蠶雜交固定
-
曲澤洲(1914— 1988),果樹學家、園藝教育家、棗樹專家。畢生致力于農業高等教育和果樹科學研究。主編了
-
彭家元(1897—1966),土壤肥料學家,中國現代土壤肥料科學的先驅。畢生從事農科大學的教育和土壤肥料科學
-
彭克明(1905—1990),河北省晉縣人。生于1905年12月5日,卒于1990年7月10日,享年85歲。植物營養學家、農
-
莫定森(1900—1980),農學家、農業教育家、稻麥專家。30—40年代對浙江改良稻麥品種,發展雙季稻,擴種冬
-
梅籍芳,男,出生于1908年8月12日。畢業于金陵大學,小麥育種栽培學家!吨袊r業百科全書·農作物》卷的
-
陸發熹,土壤學家。在土壤調查、土壤分類和紅壤開發利用研究等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和成果。為建立華南農業大學
-
羅清生(1898—1974),廣東省南?h人,農業教育家,獸醫學家,中國現代獸醫教育和家畜傳染病學奠基人之一
-
林景亮,土壤學家,長期致力于土壤科學的教育和科研事業,為福建農學院創辦了紅壤開發利用研究所。將土壤生